一頭棕色的卷發、棱角分明的臉龐、深邃的藍眼睛、運動員一般的健壯身軀……這就是施華洛世奇創始人的玄孫、董事局成員Markus。作為施華洛世奇的核心管理成員,Markus近日在上海向《每日經濟新聞》道出了其經營之道。
私人品牌更具有創新性
“施華洛世奇的每一件產品都傾注了設計師的心血,它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件藝術品,藝術品是不需要,也是無法被代言的。”現年32歲的Markus于2002年加入施華洛世奇仿水晶業務執行董事局,負責品牌管理及企業傳訊。
他表示,我們的品牌經營的秘訣在于創新精神和全球化戰略。作為一個超過百年的私人品牌,施華洛世奇不能拘泥于傳統與輝煌,更需要創新和挑戰。同時也具備創新的優勢,施華洛世奇是私人品牌,在經營理念和模式上有更多的自主性。Markus認為,施華洛世奇應在產品上有所突破,不再局限于單獨的水晶產品,而是將其廣泛應用于時裝、首飾、家居裝飾等方面。一個經典的例子是,2003年施華洛世奇推出的“水晶飾布”,將布料和水晶石合而為一,深受業界好評。
“直營+加盟”銷售模式
談到施華洛世奇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模式,Markus表示:“我們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采用自營的方式,因為這些地方我們有自己的辦公室。中國實在太大了,我們在其他城市選擇代理商,這些代理商都對當地市場有很深入的了解”。Markus表示將會繼續在沒有施華洛世奇的城市開店,增加已有施華洛世奇店鋪城市內的店鋪數量,并且希望在一些主要城市能開設更大的施華洛世奇店鋪。
新品從中國找到設計靈感
在中國市場,人們最喜愛的依然是施華洛世奇的首飾。Markus說:“中國市場上首飾類的產品,占施華洛世奇整體銷售額的70~75。但是家居類的產品,以及一些小禮物的比例將會慢慢上升,因為現在的中國人越來越愿意為他們的家花錢了!彼J為,在上海市場,人們還是更傾向于時尚飾品系列,而北京相對而言,在家居方面的消費稍微多一些。
Markus說,施華洛世奇作為一個國際化品牌,還融合了多種文化氣質。施華洛世奇2006秋冬新品“詩語靜夜”深受中國“禪”概念的啟發,以紅與黑為設計主調,展現了富有東方韻味的女性美,應該非常適合中國市場,也是施華洛世奇設計風格的一個開拓。施華洛世奇期待,銷量會比去年有50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