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生輝、絲般柔滑的圓潤珠璣,是造物的恩寵,是粼粼波光下閃爍的奇跡,純臻仿若仙境的寶物。往來于印度、波斯灣,乃至日本海和紅海的商船不惜萬里迢迢,只為求得這貴比黃金的珍珠株許久以前,珍珠就成為一段傳奇的靈感之源,更被視作這傳奇中最令人渴求的珍寶。
卡地亞在第27屆巴黎雙年展上展出的皇家珍珠屬于特級珍珠。這顆珍珠的收入地點推測為波斯灣,它以166.18格令(8.3克)的重量,驚人的尺寸(21.82 毫米 x 17.6毫米x 16.4毫米),完美的水滴外形以及瑩潤的光澤而成為世存最美麗的珍珠之一。
可出其右者,還要數卡地亞在1970年代為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鑲嵌在項鏈上的Peregrina古董珍珠。但皇家珍珠并不需要仰仗自己的皇族身份,僅論品質就可載入史冊。
而其華美又怎少得了與絕妙故事的相得益彰。特克公爵弗朗西斯(Francis, Duke of Teck)和劍橋的瑪麗阿德萊德郡主(Mary Adelaide of Cambridge)之女瑪麗,于1867出生在肯辛頓宮,26歲嫁予威爾士親王(Prince of Wales,后來的愛德華七世)之子、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之孫,約克公爵喬治(George, Duke of York)。喬治于 1910 年在其父逝世后繼承王位,史稱喬治五世(George V),瑪麗則成為英格蘭女王和印度皇后。這位被親朋好友暱稱為 May 的瑪麗女王,不僅教養極好,還對歷史情有獨鐘,是丈夫的堅實后盾和良師益友。品味不俗的女王獨具慧眼,收集了眾多令人贊嘆不已的珍寶,但她是如何尋得這顆世間罕有的珍珠則不得而知。后來女王將珍珠傳予女兒瑪麗公主(生于1897年,愛德華七世和喬治六世的妹妹)。從眾多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公主經常佩戴這顆珍珠。公主之子哈伍德伯爵喬治拉塞爾斯(George Lascelles, Earl of Harewood),又在新婚之際把從母親那里繼承的珍珠贈予愛妻帕特里夏(Patricia)。帕特里夏是最后一位佩戴這顆珍珠的皇室成員。
這顆世間少有的珍珠擁有行家們夢寐以求的特質:非凡的出身和經官方認證的絕世之美。還有那久經時間之手的摩挲卻絲毫未損的光澤。
▲卡地亞在第27屆巴黎雙年展上展出的皇家珍珠屬于特級珍珠。
▲ 這顆世間少有的珍珠擁有行家們夢寐以求的特質。
▲鉆石搭配珍珠的冠冕可在須臾之間化作頸間的項鏈。
▲皇家珍珠:166.18格令兩顆耳墜珍珠分別重77.44格令,72.16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