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好日子多,婚嫁高峰期也帶動金飾交易紅火。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商場后發現,以婚嫁系列為主角的金飾品牌開始打折,而消費者多為“家庭客”。掐指一算,買一條10克重的千足金手鏈,不把工費、促銷等算進去,僅金價本身就有130元的差價。
不同商家金價有差價
國際金價近日在175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廣州金飾價格也大幅回升至2012年的較高位置,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商場后發現,日前的黃金價格大概為每克437元―456元。其中,新光百貨、東山百貨等普通商場周末有促銷活動,交易十分紅火,戒指、項鏈熱賣,中華百貨的金飾交易占其總交易的比重也很大。
年底又到婚嫁月,不少金飾交易也是以婚嫁的為主,記者巡城發現,以婚嫁系列為主角的金飾品牌大多有折扣,比如六福珠寶在天河城和友誼百貨做“滿一千送一百五”的活動。而在周生生柜臺,大眼猴、小女巫等時尚黃金吊墜系列通常1000元左右就有交易,年輕群體也有相應的購買力。
而不同的百貨的金價有所差別。昨天,友誼商店的周生生專柜千足金為453元/克;天河城金飾專柜的金價也是千足金453元/克;東百金柜攤位的足金價格為437元/克,千足金為440元/克;而同日在網上公布的周大福足金價格為431元/克。掐指一算,買一條10克重的千足金手鏈,不把工費、促銷等算進去,僅金價本身就有130元的差價。
“各個品牌從黃金批發市場拿貨的價格都差不多,但一旦做成飾品,就會形成差價,主要體現在品牌效應、工藝款式、經營成本上。”一業內人士對此作出解釋,知名品牌的工費高,飾品的工藝技術含量與藝術性較受消費者肯定;品牌金飾品在營銷方面的費用也較高,成本自然最終表現在價格上。
銷售旺季消費糾紛增多
隨著金銀飾品進入銷售旺季,因購買金銀飾品產生的消費糾紛逐漸增多。標識混亂和退換難成首飾消費投訴熱點。
“新買的某品牌手鏈戴了四天就出現斷裂情況,找商家更換卻遭到拒絕。”網友羅女士發帖投訴,稱某品牌珠寶的質量太差。但是專柜工作人員卻認為是消費者自身佩戴不當引起的,同時強調,該公司規定售出的黃金飾品一概不退不換,對于羅女士在其店內購買的黃金手鏈,可以送回原廠維修,但不接受退貨。
羅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記者在廣州多個珠寶專柜了解到,行內普遍的規定是,貴重飾品一旦售出,一律不能退。
貴重飾品出了問題卻無法退還,成為時下不少消費者遇到的煩心事。周大福、六福、金至尊等品牌的專柜表示,手鏈斷裂可以免費維修、焊接,但如果想要退換產品的話,就需要由專柜和消費者雙方約定時間到指定的質檢部門進行質量鑒定,鑒定費用先由消費者支付。而一般而言,除非檢驗出手鏈工藝材質中的明顯缺陷,如砂眼、松動等,其他情況幾乎無法判斷是商家的責任。而且,針對鑒定結果只能由相關協會進行協調,無法進行強制處理。所以,如果通過這種方法解決,消費者可能在轉了一圈后回到原點,墊付了鑒定費用,仍然難以解決問題。記者 曾雅 實習生 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