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品質等級劃分標準》發布,標準首次將和田玉(白玉)子料分為收藏級原料、優質加工料、普通加工料三大類,并根據結構、光澤度、滋潤度、白度、皮色、形狀等分為3A、2A、1A三個等級標示,以此規范和田玉市場。
對此,新疆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李澤昌介紹,為使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有一個明確的鑒定標準,新疆和田玉市場信息聯盟交易中心多方論證、醞釀,并與業內學者、專家溝通,確定了《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品質等級劃分標準》以及《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分等定級及價值評定細則及圖片說明》。據了解,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的細膩度、光澤度、白度和結構均勻性等指標為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相應等級劃分的主要標準,其次為皮色和形狀等指標。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最低分類等級為普通1A,但只有普通2A(含普通2A)及以上的(白玉)籽料才有工藝加工價值。
此次劃分和田玉籽料等級標準是為了規范和田玉行業市場。近年來,和田玉堪稱“瘋狂的石頭”,十年間漲價千倍之多。同時因為籽料來源有限,和田玉標準不明確等多種原因,很多不法商家把其他玉石稱為和田玉欺瞞消費者。琢藝軒和田玉工作室負責人穆宇靜女士對此狀況深有感觸,很多消費者拿著千萬購買的和田玉籽料來琢藝軒進行雕刻,結果卻得到其購買的并非和田玉而是青海玉或是俄羅斯玉的消息。部分消費者更是賠了全部的家當。很多消費者對和田玉市場混亂的現狀表示無奈。
對于和田玉籽料等級標準的發布,穆宇靜女士認為和田玉行業規范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此次標準出臺,雖然明確了和田玉的一些劃分標準,但還不夠細致。而像如何評判和田玉的價值這樣的問題,很難有統一的答案。中國人在收藏玉石價值的評判中往往會摻雜過多的人為因素,這也影響這和田玉行業的規范化進程。未來消費者在購買玉器的時候如何去利用這些標準為自己維權,商家如何在標準的框架下規范買賣行為,都需要一個探索的時間。穆宇靜女士稱這需要和田玉全行業人士的共同努力,商家、收藏者都要以誠信為本,共同遵守規則才能建立好的行業規范。